9月30日至10月9日,保加利亚加布罗沃市副市长内维娜·米涅娃率领的青少年代表团一行12人访问泉州,并与泉州市青少年开展交流活动。十天里,代表团成员打卡古城街巷、体验非遗技艺、结对同龄伙伴,把异乡见闻酿成了满是暖意的甜蜜回忆。(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范金林)
研学体验:在指尖与眼眸间读懂泉州
此次行程,是一场“沉浸式”中国传统文化之旅——从探访吴伟宏提线木偶工作室,到体验永春白鹤拳、纸织画,代表团成员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主动上手的“参与者”,在亲手实践中触摸文化的温度。
在吴伟宏提线木偶工作室,小小的木偶在艺术家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行姿、挥袖、斟酒,动作细腻传神。“这是我看过最棒的一场木偶表演!”加布罗沃市学生尤安娜·卡沙维罗娃在老师指导下尝试操控。“提线木偶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并不轻松,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艺术家的‘工匠精神’。”同样令代表团惊艳的还有泉州市高甲戏剧团,他们在油彩里读懂东方戏剧,近距离感受高甲戏这门东方传统戏剧的非遗魅力,从木偶的“细丝线”到高甲戏的“大舞台”,代表团在一静一动间,触摸到了泉州非遗最鲜活的温度。
体验团扇制作
在永春,拳师们刚演示完“白鹤展翅”的招式,在场青少年就纷纷举手,跟着学起了基本动作,虽然动作还很生涩,却学得格外认真。而薄如蝉翼的纸织画更让大家挪不开眼。“把一幅画切成细条,再重新编织成一幅新的作品,这个想法太有诗意了。编织时必须全神贯注,这让我的心都静了下来。”学生伊莉莎·斯托扬诺娃说道。
代表团的“历史文化课堂”,还被巧妙地搬到了泉州的山水古迹间。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他们通过古老的船只和石刻,了解“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过往;在洛阳桥,他们漫步于千年桥板之上,感受古人“筏型基础”、“种蛎固基”的智慧;在清源山老君岩前,他们被宋代石刻的宏伟与道家文化的深邃所震撼。
身着惠安女服饰打卡
来到惠安,代表团参观惠安雕艺文创园,亲身体验石雕编钟,观摩历代石雕精品,了解南派雕艺“娟、繁、秀、雅”的风格,并尝试了影雕技艺。在崇武古城,代表团成员们还换上了独具特色的惠女服饰,头戴黄斗笠,包着花头巾,腰系银腰带,每一处细节都让代表团成员惊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精巧与服饰背后所承载的东方美学魅力。
互动交流:跨越半个地球的“同频”友谊
“尽管我们来自世界两端的不同城市,心灵却能轻易相通。”加布罗沃市学生西亚娜?雅科娃与泉州一中学生杨馨雯是此次结对交流的伙伴。“人们总说,同频的人是上天的礼物,很感谢这次机会,让我拥有了一位跨越半个地球的朋友。”杨馨雯说。
体验中秋博饼
此次代表团走入校园,与泉州一中学生开展了一系列联欢交流活动。在中秋节传统文化课上,青少年围成一桌学做月饼。揉面、包馅、压模,西亚娜的动作略显笨拙,杨馨雯便手把手教她调整力度。“我很喜欢月饼,小小的一个,一口就能尝到香甜。馨雯告诉我,中秋节的意义是‘分享’,所以我们要一起吃掉这个月饼!”说着,两人相视而笑,用舌尖的滋味,串联起彼此最深厚的友谊。
学习制作月饼
学校准备的其它交流活动同样充满惊喜。保加利亚学生被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吸引,随后的 VEX 机器人展示与互动环节,更是让现场气氛瞬间升温。科技的酷炫与趣味超越了语言的障碍,大家迅速围拢在一起,操作、讨论、惊呼声此起彼伏。“太不可思议了!”学生博里米尔·佩特科夫在亲手操作后兴奋地表示,“但这里的机器人设计和团队合作的水平令人惊叹。我们和泉州的同学几乎不需要翻译,只需要简单的机器操作,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在中保学生联欢会上,两市青少年纷纷登台,或用音乐,或用舞蹈,展示着各自国家的文化特色与青春风采。随后的体育运动交流,更让汗水与欢笑交织,所有的隔阂在此刻彻底消融。
VEX 机器人展示与互动
“比起成年人之间的交流,青少年的相处更直接、更真诚。”加布罗沃市教育和社会活动部主任塞维达丽娜?米特娃坦言,让青少年参与国际交流意义重大,“这不仅能增进彼此的文化理解,更能让他们在互动中建立情感联结,帮助他们更深入地认识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
访问过程中,内维娜?米涅娃副市长也对泉州非遗技艺赞不绝口,她特别提出,希望未来能邀请惠安雕艺大师前往加布罗沃市交流教学,让两地的工艺技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新闻链接:泉城与加布罗沃的“友谊序章”
加布罗沃市位于保加利亚中部,人口约6.2万,是知名旅游胜地、工业中心和艺术之都,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手工艺之都”,还是欧洲著名的“幽默讽刺之都”。
泉州自2019年起与该市开展友好交流,2024年5月,泉州市代表团作为唯一受邀的亚洲演出团队赴加布罗沃参加国际幽默讽刺艺术节和嘉年华活动。今年4月,应保加利亚加布罗沃市政府邀请,泉州市政府代表团赴加布罗沃市进行友好访问,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两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并表示将以此次签署结好意向书为契机,增进相互了解,积极寻求在经贸、教育、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契合点,共享发展机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