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会认捐仪式现场
以“名校长”带出“名学校”、以“名教师”教出“名学科”、以“多元平台”培育“名学生”……近日,在2025年惠安县教育大会上,惠安正式启动教育振兴“五名”工程,通过激活教育内生动力,赋能未来,吹响建设教育强县的总号角。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近年来,惠安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投入一笔笔真金白银,落实落细一项项扩优提质政策,全力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努力书写从“教育大县”到“教育强县”转变的新时代答卷。
全力以赴打造“五名”工程
教育是“强产业、聚人才、优民生”的基础支撑。大会上,县委书记庄稼祥发出振聋发聩的“四问”,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与广泛共鸣。许多网友在留言中表示,“四问”切中要害、发人深省,既及时又深刻,“基层召开正视问题的大会值得肯定”“一把手抓教育,点赞”“书记说到老百姓心坎上了”等评论不断涌现。反响之下,见诸行动。惠安县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纷纷表示,将对标“四问”,知差而进,把大会精神切实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与务实举措。
为将社会期待转化为扎实成效,近日,庄稼祥再次要求将“四问”切实转化为“四落实”,全面启动教育高质量振兴“五名”工程。据介绍,“五名”工程旨在通过“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科、名学生(名校友)”的系统培育,力争在三至五年内破解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供给不充足、品牌影响力不足等瓶颈,实现从“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跨越,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全县人才强县战略、助推现代化惠安建设。
其中,名学校培育方面,在三至五年内,培育8所示范性的优质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各2所),4所特色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4所传统文化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通过资源共享、教师交流、联合教研、项目合作等方式,带动全县学校整体优化和协同发展。
名校长培养方面,在三至五年内,分层分类培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卓越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家型校长10名、校长后备干部20名,优化校长队伍结构。通过实践指导、案例分享、诊断改进、项目共研等方式,引领区域学校管理水平整体跃升。
名教师锻造方面,在三至五年内,系统培育100名新秀型名师、50名骨干型名师、10名专家型名师,构建教师成长梯队。通过课堂观察、教学反思、专题研讨、资源共享等方式,辐射带动区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名学科建设方面,在三至五年内,重点建设6个在全市乃至全省领先的品牌学科,凸显学科特色。通过联合教研、课题共研、资源库建设、质量监测协同等方式,提升学科教研深度与教学质量,打造县域学科高地,形成可推广的学科建设范式。
名学生(名校友)塑造方面,在三至五年内,着力培养一批(求知笃行类20—40名、艺体素养类10—20名、优品示范类10—20名)覆盖各学段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通过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跨学科实践、竞赛活动、导师引领、同伴互助等方式,形成“培育名学生—成长为名校友—反哺名学生培育”的良性循环。
争当“五名”工程排头兵和先行者
连日来,惠安教育系统立即行动起来,通过召开教师大会、教研会等多种形式深入贯彻会议精神,以学铸魂,以学促干,争当“五名”工程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为系统推进教育改革,惠安县教育局启动教育系统综合改革,围绕“五名”工程重点部署“六大行动”,包括自我革新检视、基层调研诊断、专题研究提升、三级包保管理、师德师风整治和质量资源整合,全面增强系统自我革新能力。改革同步推出闭环管理、动态预警、跨校走教等配套举措,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与资源配置效率,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9月22日至23日,惠安一中成功举办高中九个学科说题比赛,96位教师围绕“深化教学研究,赋能教师成长”主题展开竞技。语文组注重文化传承与思辨能力融合,数学组突出逻辑推理与建模思想,英语组强调语言应用与跨文化交际,比赛总历时12小时,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校长梁生辉表示,学校以教育大会为契机,启动“强师增效提质”系列行动,旨在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教,赋能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跨越。
对于“五名”工程的内在联系,惠安嘉惠中学校长庄进平认为,名校长团队是学校的灵魂,在其引领下能够培养出名师队伍,进而打造名学科、培养名学生,而名学生、名学科和名师最终将共同铸就名学校。他表示,学校将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据了解,嘉惠中学已制定《“名学校”创建三年行动方案》,对标省一流名校完善“省一级达标学校”创建计划,并通过设立“嘉园论坛”、实施“校长团队领航计划”等举措,系统推进名校长团队锻造。
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作为泉州市首批智慧校园试点校,惠安实验小学正加快新型智慧校园建设步伐。校长李越强介绍,学校将分批建设智慧教室,重点运用AI技术开展个性化学习分析、精准教学干预和特色资源推送,服务于崇德、时化、竞新三大课程的深入实施,让技术成为办学特色的“倍增器”。学校还将聚力打造科学教育、国防教育、思政教育等名学科,深化“1+3+N”“树人”文化育人模式,推动学校向现代化教育强校迈进。
与此同时,全县各级学校多维联动,将大会精神切实转化为办学实践。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展高中毕业班备考视导活动,学校教研室高中各学科教研员,通过参与备课组活动、听课议课、与任课教师们交流座谈等形式,助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惠安三中开展“老教师传经验、青年教师立誓言”等主题活动,成立由学科骨干教师领衔的“尖子生突击队”,定制学科拓展、竞赛辅导等个性化方案,力争2026年中考一级达标优质高中上线率超40%,高考本一率突破20%;惠安高级中学实施中层干部“目标管理清单”制度,以精准考核倒逼责任落实,确保管理无漏洞、执行无偏差……惠安各级学校多维联动,以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核心抓手,切实将大会精神落地为办学实践。
多措并举助推教育发展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作。在此次大会上,惠安还从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巩固良好行为作风、奖教奖学、捐资助学等多方面发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筑牢师德师风。首次聘任县级师风师德监督员,分别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教育系统等领域推选产生10名监督员,构建常态化多元监督网络与定期反馈机制,强化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抓实守牢师德师风,为建设教育强县提供坚实保障。
“我会主动学习教育领域的相关政策法规,不断提升自身的监督能力,确保监督工作有力有效。”师德师风监督员陈腾飞诚恳表态。
树立“以评促建”导向。嘉奖表扬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特别突出的学校4所、学校管理成效突出校(园)长团队5个、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10名、教学成效突出的教师20名及班级管理成效突出的班主任20名,营造浓厚争优争先争效氛围。
“我们将不忘初心,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当惠安教育‘大先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爱和智慧谱写惠安教育更美好的明天。”获嘉奖教师陈小萍衷心表示。
汇涓成河,同心兴教。教育大会还举行教育资金认捐环节,爱心企业家代表踊跃举牌。据统计,单笔认捐50万元及以上的单位(个人)总金额达1.31亿元;全场总认捐次数645次,累计金额约1.55亿元,以“聚沙成塔,合力兴教”的公益力量,推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再上新台阶。
“蔡炳河先生长期以来热心教育公益事业,教育是任重道远的百年大计,更需要一些企业以及个人积极参与。”广海集团相关负责人张辉东说道。
变革突围,向强而进。下阶段,惠安教育系统将以“五名”工程为行动纲领,以破局之姿将“四问”转化为“四落实”的生动实践,以创新之笔描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奋力开创惠安教育更加美好的未来。(惠宣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